检索结果:
返回 11 结果。
排序:
- 作者: 王星伟,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3 2022 第11期 P157-159
- 关键词: 民族性 舞曲 西班牙
- 摘要: 路易斯·莫罗·戈特沙尔克是19世纪美国著名钢琴家及作曲家。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具有浪漫性或民族性的特征。《西班牙随想曲》就是一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的乐曲,本篇论文我将就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风格特色和演奏要点的分析,让更多学者能够了解到戈特沙尔克钢琴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了解19世纪的美国音乐文化。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40 2018 第8期 P109-111
- 关键词: 《春舞》 音乐特点 演奏技巧
- 摘要: 钢琴曲《春舞》细致地描绘了一幅新疆人民舞蹈的画面,作曲家孙以强运用多种音乐技法和素材,表达了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笔者通过对作品音乐特点、演奏技法的分析及多次的演奏实践的感悟,以期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探究钢琴曲《春舞》的艺术表演价值。
-
点击量:2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0 2017 第37卷 第7A期 P83-84
- 关键词: 《第三“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 音乐特征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0 2017 第37卷 第10A期 P2-3
-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中国钢琴家 留苏学习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0 2017 第37卷 第13期 P90-91
- 关键词: 《第三“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 音乐特征
- 摘要: 《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作为贝多芬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不但确立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且为交响曲这一体裁的革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写于欧洲动荡的政治革命时期,贝多芬将其题献给革命中的“英雄人物”,使此曲具有了先锋政治意义。音乐结构的革新为即将来临的19世纪音乐创作起到了引导作用,而其本身的音乐内容所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0 2017 第37卷 第19期 P2-3
-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中国钢琴家 留苏学习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留苏钢琴家是新中国第一批优秀的钢琴家,留苏的学习经历使得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音乐成长经历、开阔的音乐视野、扎实的基本功底,以及富有建树的钢琴理念。本文梳理、回顾钢琴家留苏期间的学习背景与历程,来例证20世纪50年代留苏钢琴家们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独特视角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
点击量:1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3 2017 第13期 P87-88
- 关键词: 《第三“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 政治革命 英雄性
- 摘要: 《第三'英雄'交响曲》作为贝多芬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不但确立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且为交响曲这一体裁的革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写于欧洲动荡的政治革命时期,贝多芬将其题献给革命中的'英雄人物',使此曲具有了先锋政治意义,无论在艺术界还是文学界,亦或群众心中都产生了正面的社会效应,也使这首交响曲立于世纪之交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40 2014 第5期 P121-123
- 关键词: 倪洪进 《壮乡组曲》 钢琴音乐 民族化
- 摘要: 中国钢琴艺术的核心是中国钢琴曲的民族化创作。钢琴曲《壮乡组曲》是倪洪进以壮族民间风情为题材,创作的有着浓郁壮族民间特色的钢琴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其旋律、和声来进一步探索其创作的民族化特征。
- 作者: 王洁慧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53 2012 第17期 P80-81
- 关键词: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标题交响曲 音乐 文学
- 摘要: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浪漫主义文学在音乐中的渗透,并且通过音乐来表现文学性内容。通过固定乐思代表人物按戏剧情节发展,将音乐与文学完美结合来表现音乐文学戏剧性、抒情性。
期刊
- 作者: 王洁慧 (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1496 2010 第8期 P67-68
- 关键词: 钢琴集体课 摇学生层次 摇教学
- 摘要: 钢琴集体课在师范音乐教育中是一门集技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有所收获?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