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24 结果。
排序:
- 作者: 姚雅璇,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1390 2024 第12期 P39-43
- 摘要: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是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后汉刘熙《释名》筝条所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古筝的'筝'便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唐代赵磷《因话录》中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又名汉筝、秦筝,是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古筝流派,北方的古筝流派有河南筝派、山东筝派
- 作者: 郝佳星,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53 2024 第14期 P58-61
-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形容 《海之波澜》
- 摘要: 《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在继承先秦以来各种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创作出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专著,作者通过24首风格不同的小诗,向世人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进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创作.筝曲《海之波澜》以《二十四诗品》的美学思想为源,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及旋律走向,生动塑造出'海'的不同音
-
点击量:1
- 作者: 郝佳星,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071 2024 第20期 P48-50
- 摘要: 古筝作为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两千多年的发展长河中,不断与各地区的语言文化、民间习俗及民间音乐融合,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郁地方音乐色彩的筝乐流派。客家筝派作为流派之一,以其古朴典雅、悠扬深长的音乐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出水莲》作为客家筝派的代表性曲目之一,在继承中州古韵的基础上,与鲜明的客家音乐特点融合
期刊
- 作者: 郝佳星,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071 2024 第20期 P48-50
- 摘要: 古筝作为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两千多年的发展长河中,不断与各地区的语言文化、民间习俗及民间音乐融合,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郁地方音乐色彩的筝乐流派.客家筝派作为流派之一,以其古朴典雅、悠扬深长的音乐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出水莲》作为客家筝派的代表性曲目之一,在继承中州古韵的基础上,与鲜明的客家音乐特点融合
- 作者: 师佳慧,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63 2023 第5期 P97-99
- 关键词: 古筝 古筝乐团 古筝演奏
- 摘要: 本文对古筝乐团的现状和出现的一些关于古筝乐团的训练方法及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从古筝乐团所使用的古筝形制、演奏曲目以及古筝乐团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了一些有助于古筝乐团发展的创新思路。针对古筝乐团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音准、节奏、乐曲风格把握等技术重难点,古筝乐团指挥教师可以采用因材施
- 作者: 郭子靖,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63 2023 第6期 P86-88
- 关键词: 古筝 协奏曲 中西融合 《临安遗恨》
- 摘要: 本文以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为例,探究协奏曲的发展脉络及协奏曲的音乐特征,演奏者可以通过对技法的学习更好地演奏该作品。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是如何相互交融,从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的。
- 作者: 张昕渝,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63 2023 第6期 P62-64
- 关键词: 古筝曲 古诗词 音乐美学
- 摘要: 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筝与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两大瑰宝,继承与发扬着古韵美。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喜爱。当前,出现了大量的创新的古筝作品,其中,与古诗词结合的作品不在少数。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分析古筝曲《长相思》与同名古诗的关系,以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进一步重视和传承优秀传
- 作者: 张沐涵,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1390 2023 第7期 P31-34
- 关键词: 古筝演奏 颗粒性 发音点 琴弦 音符 时值 连贯
- 摘要: 作为颗粒性极强的弹拨乐器,古筝主要通过指尖弹弦奏出点与点的乐音连接而形成旋律。若想演奏较长时值的同一音符,单靠弹奏琴弦后震动的余音是难以保持充分的时值或连贯的旋律。于是,古筝中的摇指技法应运而生,即采用同音快速重复的技术,使用一指或多指在一根或多根琴弦上来回快速重复弹拨,将密集的发音点连缀成线以延长
- 作者: 肖雅琳,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63 2022 第4期
- 作者: 许楠,阴明娟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45 2022 第3期 P45-48
- 关键词: 古筝练习 节拍器 运用
- 摘要: 习筝者大部分没有使用节拍器的习惯,这造成了很多人在练习中缺乏稳定的节奏和速度,经常忽快忽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将通过节拍器在古筝里的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合理使用,使习筝者清楚每首乐曲的基本速度,建立良好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