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38 结果。
排序: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107 2016 第10期 P62-66
- 关键词: 中国梦 审美观照 理论认同 政治认同 情感认同
- 摘要: 中国梦内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它的发轫发展历程所彰显的崇高、悲壮、优雅的美学精神,为高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域,即通过审美观照,拓展审美视域、提高审美境界、体验审美愉悦,进而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高校推进中国梦教育的美学举措为:精心设计,保证大学生个人的理想美梦更接近社会目标;
-
点击量:1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107 2015 第4期 P170-174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社会责任意识 深层建构
-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意识在思想意识层面的建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密切相联,是对客观存在着的社会责任的反映。高校教师因其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决定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建构应遵循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的理性认知、遵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以及对客观的现实社会生活深
-
被引量:2
点击量:1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169 2014 第1期 P90-93
- 关键词: 师德 内省—反思 践行
- 摘要: 教师作为师德主体,只有通过对规范的领悟反思、理性认识和心灵对话,在心目中牢固树立道德理念,方可生成浓烈的道德情感并自觉地将道德理念付诸实践,实现道德理念与道德践行的统一,从而根本摒弃道德伪善与虚假,还原道德的本真,最终实现道德修炼的理性超越。内省—反思机理奠定了未来师德建设的理性基础,对于改变师德建
-
被引量:5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169 2014 第1期 P90-93
- 关键词: 师德 内省一反思 践行
- 摘要: 教师作为师德主体,只有通过对规范的领悟反思、理性认识和心灵对话,在心目中牢固树立道德理念,方--r~_成浓烈的道德情感并自觉地将道德理念付诸实践,实现道德理念与道德践行的统一,从而根本摒弃道德伪善与虚假,还原道德的本真,最终实现道德修炼的理性超越。内省一反思机理奠定了未来师德建设的理性基础,对于改变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202 2013 第40卷 第3期 P157-160
- 关键词: 好教育 好教师 辩证
- 摘要: 陶行知的'好教育与好教师'教育理念对当今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好教育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办学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要求;二是教育过程和内容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但好教育只有具有科学教育价值观并能将真善美和谐统一起来开展教育的好教师才有可能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好教育与好教师在教育实
-
被引量:2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827 2012 第15卷 第3期
-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人本精神 互动式教学
-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人本精神付诸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论述人本精神的内涵及其效用原理的基础上,阐释了教学中的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是贯彻并体现人本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中的讨论辩论式、情境设置式、即兴答辩式等互动教学的方
-
被引量:2
期刊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630 2011 第9期 P50-53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礼仪素养 提升
- 摘要: 高校教师的礼仪素养是其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教育及教学的质量以及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文章从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期待以及改善教师的心理素质塑造其人格魅力等方面阐释了全面提升教师礼仪素养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并阐释了提升教师礼仪素养的原则——尊重与平等、宽容、慎独原则以及实现教师礼
-
被引量:11
- 作者: 张晔,李梁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
- 出处: 1661 2011 第25期 P46-47,49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学与宣传 建构 数据挖掘
- 摘要: 数据挖掘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技术。从当前乃至今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视角,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建立教学的问题逻辑体系,构建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问题链数据中心系统,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宣传的实效性。
-
被引量:1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
- 出处: 429 2011 第4期
- 关键词: 和谐校园 思想政治教育 互为因果
- 摘要: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和谐校园的建立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体现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诚信教育以及弘扬“公平、正义、宽容”精神将进一步促进大学和谐校园环境的建立;同时,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又反过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 作者: 张晔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4082 2011 第9期 P4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