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24 结果。
排序:
- 作者: 樊晓霞,侯志华,文智斌,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中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出处: 215 2022 第5期
-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经济转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太原市
- 摘要: 为了探测太原市生态质量变化特征,基于2002、2010和2019年三期Landsat数据,运用遥感生态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太原市经济转型以来的生态质量变化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太原市生态质量总体逐步提升,三期RSEI分别为0.55、0.56、0.65;②63.11%的区域生态质量
- 作者: 樊晓霞,刘敏,冯卫红,侯志华,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 )
- 出处: 63 2020 35 第6期 P132-139
- 关键词: 旅游场强 时空异质性 演变机制 山西省
- 摘要: 以山西省转型期旅游发展为例,选取2005、2011和2017年17项指标构建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基于改进场强模型,借助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场强高值区范围扩大、逐步形成叶脉状网络空间形态,突破了早期'人'形格局限制;各地市旅游场强前
- 作者: 侯志华,马义娟,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156 2018 第37卷 第4期 P204-210
-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评价体系 GIS 太原市
- 摘要: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从\'地\'、\'水\'、\'林\'、\'人\'四方面,筛选坡度、水体、植被覆盖指数、生态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五项生态敏感因子,对太原市域生态敏感的类型、程度及其分布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高的区域面积782.92 km~2,占总面积的12.11%,主要分布在市域北
-
点击量:5
- 作者: 贾宇平,侯志华,安祥生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 )
- 出处: 62 2016 第44卷 第11期 P1648-1652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全氮
-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的变化是为了正确评价其生态效应。在对右玉县牛心堡乡耕地、由耕地变更而来的苗圃地、人工林地和休耕地的土壤样品测试基础上,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SOC,TN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加大了不同深度土层间以及同一深度土层
-
被引量:1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91 2011 第5期 P125-128
-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现状调查 土地整理潜力 长治市
- 摘要: 整理农村居民点内的空闲土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加区域耕地面积、缓解区域建设用地供求紧张的矛盾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长治市86个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分析,对长治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整理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长治市农村居民点现有的空闲土地面积约5452.
-
被引量:9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11 第3期 P119-122
- 关键词: 空心村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农村居民点 关系
- 摘要: 空心村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在分析空心村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空心村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系,提出了防治空心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推进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进程提供参考.
-
被引量:4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11 第10卷 第3期 P119-122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09 第3期 P85-89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土地利用程度 汾河上游
- 摘要: 根据汾河上游五县(市)1998-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在7年尺度上,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其余五类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变化最大、增加最快,园地数量变化最小,水域变化速度最慢.2)7年间,全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略有上升,但土
-
被引量:4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09 第8卷 第3期 P85-89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太原; )
- 出处: 133 2008 第3期 P197-199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晋中市
- 摘要: 根据晋中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耕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数量减少,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数量增加,其它土地数量没有变化,牧草地数量变化最大。(2)各类用地单一动态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牧草地、交通运
-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