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30 结果。
排序:
- 作者: 侯志华,崔晓琪,樊晓霞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3455 2023 第4期
-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聚落 发展路径 汾河流域
- 摘要: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地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探索流域乡村聚落发展潜能及发展路径对流域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乡村地域系统理论和现代化乡村发展特征,综合评测乡村聚落发展潜能,制定区划方案,诊断各区优势因子和制约性,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并以汾河流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以汾河流域1110
-
点击量:2
- 作者: 樊晓霞,刘敏,闫茹萍,侯志华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2760 2022 第8期 P17-20
- 关键词: SOLO分类理论 高中地理 综合思维 线上教学
- 摘要: SOLO分类理论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学科思维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范式.文章以高中地理线上教学为例,选取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基于SOLO分类理论构建综合思维结构评价量表,在课前、课中分别用于教师掌握学情、辅助学生解题和自评.结果表明,学生综合思维水平集中在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两个层次,根据
-
点击量:1
- 作者: 樊晓霞,侯志华,文智斌,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中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出处: 215 2022 第5期
-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经济转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太原市
- 摘要: 为了探测太原市生态质量变化特征,基于2002、2010和2019年三期Landsat数据,运用遥感生态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太原市经济转型以来的生态质量变化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太原市生态质量总体逐步提升,三期RSEI分别为0.55、0.56、0.65;②63.11%的区域生态质量
- 作者: 樊晓霞,刘敏,冯卫红,侯志华,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 )
- 出处: 63 2020 35 第6期 P132-139
- 关键词: 旅游场强 时空异质性 演变机制 山西省
- 摘要: 以山西省转型期旅游发展为例,选取2005、2011和2017年17项指标构建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基于改进场强模型,借助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场强高值区范围扩大、逐步形成叶脉状网络空间形态,突破了早期'人'形格局限制;各地市旅游场强前
- 作者: 曹晓丽,雷敏,侯志华,赵志卿,苏彤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194 2018 第5期 P734-740
- 关键词: 城市扩展 驱动因素 遥感影像 太原市
- 摘要: 基于太原市2000年、2007年、2015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提取城市用地范围,通过指标分析、等扇形和重心轨迹转移等方法探究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结合DEM图件、经济人口数据及相关政策探索城市扩展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扩展特征上看,2000—2007年间城市扩张强度较20
-
点击量:2
- 作者: 张碧蓉,侯志华,段平,李佳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717 2018 第41卷 第7期 P176-179
- 关键词: 不同分辨率 撂荒地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 特征提取
- 摘要: 撂荒地对土地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利用遥感影像识别并提取撂荒地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其保护和利用,故撂荒地的影像特征提取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基于不同分辨率影像的撂荒地信息的提取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直接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中分辨率影像采用决策树分析法,低分辨率则是采用时间序列的生命周期法及归一化差
- 作者: 徐满厚,杨晓艳,张潇月,温静,张世雄,侯志华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文化艺术系 )
- 出处: 129 2018 第46卷 第6期 P304-309
- 关键词: 吕梁山区 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贫困 收入贫困发生率
- 摘要: 为研究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促进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山西吕梁山区所辖3市13县为典型研究区,收集研究区内2007—2014年间共8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首先评价山区自然环境视角下的生态环境质量,然后分析山区经济贫困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对山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之间的函数关系
-
点击量:1
- 作者: 侯志华,马义娟,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156 2018 第37卷 第4期 P204-210
-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评价体系 GIS 太原市
- 摘要: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从\'地\'、\'水\'、\'林\'、\'人\'四方面,筛选坡度、水体、植被覆盖指数、生态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五项生态敏感因子,对太原市域生态敏感的类型、程度及其分布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高的区域面积782.92 km~2,占总面积的12.11%,主要分布在市域北
-
点击量:5
- 作者: 侯志华,刘敏,佘婷婷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 出处: 224 2017 第1期 P68-72,96
- 关键词: 最佳路径分析 路阻因素 层次分析法 GIS
- 摘要: 最佳路径分析是网络分析的一个最常用、最基本的研究问题,在最佳路径分析中,路阻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文章基于GIS软件,利用研究区2015年Landsat8遥感影像、百度地图,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建立了道路交通数据库;然后,从自驾和公交两个视角,分析了这两种出行方式最小综合路阻下
-
点击量:2
- 作者: 贾宇平,侯志华,安祥生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 )
- 出处: 62 2016 第44卷 第11期 P1648-1652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全氮
-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的变化是为了正确评价其生态效应。在对右玉县牛心堡乡耕地、由耕地变更而来的苗圃地、人工林地和休耕地的土壤样品测试基础上,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SOC,TN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加大了不同深度土层间以及同一深度土层
-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