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24 结果。
排序:
- 作者: 聂娜,谢兰兰 ( 太原师范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廊坊师范学院 )
- 出处: 177 2017 第2期 P183-190
-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产品品质 测度方法 述评
- 摘要: 随着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对产品品质问题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关系开始给予了新的审视。而研究出口产品品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首先应解决研究方法的问题。当前,关于出口产品品质的量化指标主要有:单位价值指数、Fisher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纯净价格指数、嵌套Logit模型以及其他量化方法。
- 作者: 聂娜 ( 太原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
- 出处: 515 2017 第16卷 第8期 P59-67
- 关键词: 文化开放 体制 综述
- 摘要: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大背景下,文化开放新体制已成为中国国际贸易领域重点关注与研究的课题之一。从建国以来中国文化开放体制的演进轨迹与趋势、文化贸易、文化对外投资以及文化对外交流、文化开放的路径选择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开放体制内容与
- 作者: 谢兰兰,聂娜 ( 廊坊师范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1170 2017 第12期 P68-79,135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软件出口 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产业
-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软件出口提供了广阔的新兴市场。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备,信息化程度低、数字鸿沟大,对软件产品和服务存在巨大需求;另一方面,软件产业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金融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
- 作者: 贾宇平,侯志华,安祥生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 )
- 出处: 62 2016 第44卷 第11期 P1648-1652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全氮
-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的变化是为了正确评价其生态效应。在对右玉县牛心堡乡耕地、由耕地变更而来的苗圃地、人工林地和休耕地的土壤样品测试基础上,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SOC,TN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加大了不同深度土层间以及同一深度土层
-
被引量:1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91 2011 第5期 P125-128
-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现状调查 土地整理潜力 长治市
- 摘要: 整理农村居民点内的空闲土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加区域耕地面积、缓解区域建设用地供求紧张的矛盾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长治市86个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分析,对长治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整理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长治市农村居民点现有的空闲土地面积约5452.
-
被引量:9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11 第3期 P119-122
- 关键词: 空心村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农村居民点 关系
- 摘要: 空心村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在分析空心村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空心村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系,提出了防治空心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推进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进程提供参考.
-
被引量:4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11 第10卷 第3期 P119-122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09 第3期 P85-89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土地利用程度 汾河上游
- 摘要: 根据汾河上游五县(市)1998-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在7年尺度上,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其余五类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变化最大、增加最快,园地数量变化最小,水域变化速度最慢.2)7年间,全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略有上升,但土
-
被引量:4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
- 出处: 224 2009 第8卷 第3期 P85-89
- 作者: 贾宇平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太原; )
- 出处: 133 2008 第3期 P197-199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度 晋中市
- 摘要: 根据晋中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耕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数量减少,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数量增加,其它土地数量没有变化,牧草地数量变化最大。(2)各类用地单一动态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牧草地、交通运
-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