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52 结果。
排序:
期刊
- 作者: 孟旭 ( 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 )
- 出处: 6 2015 第35卷 第22期 P34-37
-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原创力 外力 内力 动力机制
-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专业原创力为着生点,在发展内力与发展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它们能否有机配合、相互催生并形成最大化的成长合力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包括原创力生成机制、动力转化机制与动力复合机制。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对教师教育实践提出了三个要求:适当加压和引
-
被引量:7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 )
- 出处: 60 2015 第4期 P16-20
- 关键词: 教师培训体制 服务取向 架构 优化
- 摘要: 教师培训是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服务取向是当代教师培训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服务型教师培训体制的四个主要链环是教师培训需求的激发与引导、教师培训服务供求关系的建立、教师培训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与国家教师培训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跟进。精心培育这一新体制,促使其健康发展,是当代教师培训体制“深改”的
-
被引量:2
点击量:2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 )
- 出处: 217 2015 第4期 P74-76
- 关键词: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自我培养
- 摘要: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而自我培养是通过内部影响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就农村教师而言,确立自我培养目标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自我反思是农村教师实现自我培养的常规途径;自主教育科研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快捷途径;读书学习是农村教师自我培养的思想源泉;网络学
-
点击量:1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 )
- 出处: 1746 2015 第4C期 P74-76
- 关键词: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自我培养
- 作者: 孟旭,樊香兰 ( 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310012 )
- 出处: 311 2011 第32卷 第7期 P78-82
-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实践转向 实践逻辑
- 摘要: 教师教育由“职前为重”向“职后为重”转移成为一种新趋势。在实践转向的新潮流中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新中心”。教师本位的确立是教师教育实践化转向的内在要求,“以课为本的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基点,遵循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是教师教育改革生命力的保证,找回教育情景是教师教育实践化的具体体现。
-
被引量:11
点击量:1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74 2011 第5期 P65-68
-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学习力 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 教师个体学习力指教师获取信息、改造自我、创新教学工作并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能力,是教师学习的动力、毅力与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日益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对教师的个体学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个体学习方面存在着学习规划不明、缺乏持久动力以及学习效率低等
-
被引量:10
点击量:1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7 2011 第21期 P21-23
-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路径探析 专业发展模式 教学情境 个人知识管理 师范教育 实践智慧 理论性知识 教育智慧 教学实践能力
- 摘要: 新教师是指完成了师范教育课程,进入教师专业岗位,尚未完全适应和胜任教学的教师;一般指职业年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他们处于教师生涯的'生存适应'阶段。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新教师
-
被引量:7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217 2011 第7期 P21-23
- 关键词: 新教师 知识获取 教师职业生涯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 路径 实践 师范教育课程
- 摘要: 新教师是指完成了师范教育课程,进入教师专业岗位,尚未完全适应和胜任教学的教师;一般指职业年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他们处于教师生涯的“生存适应”阶段。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新教师职业生涯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倾向和职业持续性,而且还会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模式,进而决定
- 作者: 樊香兰,孟旭 (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215 2011 第7期 P21-23
期刊
- 作者: 孟旭 ( 太原师范学院科研处 )
- 出处: 1439 2010 第2期 P103-105
- 关键词: 高师院校 通识教育 教师教育
- 摘要: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都对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缺失已成为影响教师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哲学内涵,制定全面的
-
被引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