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8 结果。
排序:
- 作者: 燕平梅,高贵喜,曹坳程,张腾,李园,王秋霞,郭美霞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 出处: 499 2014 第4期 P401-407
- 关键词: 土壤熏蒸剂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硝酸还原酶 反硝化还原酶 amoA型硝化细菌 nirS型反硝化细菌
- 摘要: 采用化学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以大田威百亩、棉隆、溴甲烷、硫酰氟熏蒸100 d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土壤熏蒸对土壤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及amoA基因型硝化型细菌、nirS基因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表明,威百亩、棉隆、硫酰氟熏蒸剂处理下,土壤硝化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溴甲烷处
-
被引量:4
- 作者: 魏爱丽,高贵喜,詹海仙,魏迎冬,畅志坚,黄花花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 出处: 76 2010 第1期 P104-110
-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旗叶 叶鞘 光合日变化
- 摘要: 以温室大棚中栽培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对照)及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染色体组为ABDE1)、‘小偃693’(染色体组为ABDF1)为材料,采用TPS-1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及FMS-2荧光仪测定了开花期旗叶和叶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揭示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旗叶及其
-
被引量:5
- 作者: 高贵喜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
- 出处: 224 2010 第2期 P130-133,140
- 关键词: 杂合性 表型性状变异 多态性 相关平衡 Cepaea
- 摘要: Cepaea壳颜色与壳样式(pattern)上的多态性一直被认为与壳可见外型无关,而是由杂合优势所决定.检验这种说法的一种途径就是察看是否显性表型的变异性要比隐性表型的变异性低.研究对两组蜗牛壳进行观察,两组样本内个体数分别是1 972和5 423个,经分析,隐性表型的变异性比显性表型显著(P<0.
- 作者: 魏爱丽,高贵喜,詹海仙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
- 出处: 76 2010 第30卷 第1期 P104-110
-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旗叶 叶鞘 光合日变化
- 摘要: 以温室大棚中栽培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及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小偃693,为材料,采用TPS 1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及FMS-2荧光仪测定了开花期旗叶和叶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揭示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旗叶及其叶鞘的光合作用差异。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中
- 作者: 高贵喜,赵惠玲,王青,贾稝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太原,030001 )
- 出处: 62 2003 第31卷 第4期 P58-60
- 关键词: 稀土 重金属污染 大白菜 离子竞争
- 摘要: 从1998年开始,持续3年时间,在太原市晋源区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农田进行了稀土抗大白菜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稀土处理的大白菜,与对照相比,重金属含量显著下降,其中Hg含量下降94%,Cr含量下降10.47%~90.3%,Cd含量下降89.4%~98.08%,Pb含量下降15.19%
-
被引量:11
科技成果
- 作者: 高贵喜,贾朋,王青,赵惠玲
- 关键词: 稀土 大白菜 重金属污染
- 摘要: 本研究项目以大白菜为研究对象,利用稀土与重金属的拮抗作用,来降低大白菜重金属的含量。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大白菜种子稀土处理试验,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用于田间试验的稀土处理浓度,用这些浓度分别浸泡大白菜种子,然后将这些处理后种子种植于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太原南郊区农田。通过三年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经过处理后
期刊
- 作者: 贾?,王青,高贵喜,赵惠玲,贾翔,常晓冰,陈宝玉 ( 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出处: 62 1999 第27卷 第1期 P10-12
- 关键词: 稀土 重金属污染 小麦 等级聚合
- 摘要: 1996~1998年,在太原市南郊区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上进行了小麦抗重金属污染栽培试验。种子经过稀土处理,各处理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40%;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81%~174%;子粒中Hg,Cd与As含量分别下降633%~980%,385%~100%,228%~792%。用等级聚合
-
被引量:15
- 作者: 高贵喜 ( 山西省教育学院 )
- 出处: 1876 1999 第1期 P23-26
- 关键词: 分子技术 性别决定 交配系统 基因漂移 系统学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分子技术中的DNA杂交、DNA指纹法、DNA放大等几项常见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动物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性别确定、交配制度、迁移和基因漂移、系统学 ,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之中 ,取得了一些进展 ,也为人们提供了新思路
-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