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11 结果。
排序:
期刊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460 2014 第23期 P149-150
- 关键词: 慢练 钢琴 内涵 意义 科学性
- 摘要: 慢练钢琴是钢琴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和重要环节,慢练的方法是否得当,或慢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决定最后按原速弹奏的效果。因此,理解掌握慢练的内涵实质,科学合理运用慢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慢练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加以剖析论证,以此解析诠释慢练钢琴之内涵。
- 作者: 穆珍 (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1024 2012 第8期 P46-47
- 关键词: 新乐曲 读谱 背景 结构 风格 速度
- 摘要: 学习弹奏一首新乐曲,从开始的识谱到较好地表现音乐,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首先,要做好弹奏前的准备工作;其次,要培养正确有效的读谱习惯;再次,还要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背景,分析乐曲的结构,把握作品的风格,运用正确的弹奏速度等。只有由表及里、逐层有序地挖掘作品,才能将一首新乐曲演绎得更加准确到位。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40 2011 第5期 P182-183
- 关键词: 形似 神似 表象 内涵
- 摘要: 任何事情做到表象上的形似容易,但做到有内涵神韵的神似却需要一个认识、改变、提升的过程。学习钢琴也存在着形似与神似方面的认知与转变结合,只有透过表象,深入思考,把握实质,才能在钢琴学习中将音乐的精髓在神似表现中达到尽善尽美。
-
被引量:3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53 2011 第13期 P34-35
- 关键词: 印象派 创始人 朦胧音响 划时代
- 摘要: 在钢琴音乐的领域里,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使钢琴这门技巧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和弦与和声的运用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技巧和他个人的风貌。典型的代表作《月光》就体现了他独特的创新风格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期刊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785 2010 第9卷 第5期 P161-162
- 关键词: 视唱练耳
- 摘要: 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应根据现有情况,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类教学,加强视唱练耳课与其他音乐学科的融会交叉,加强学生的实践表现能力,以进一步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期刊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49 2010 第9卷 第5期 P161-162
- 关键词: 高师 视唱练耳 分类教学 学科交叉 实践 表现
- 摘要: 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应根据现有情况,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类教学,加强视唱练耳课与其他音乐学科的融会交叉,加强学生的实践表现能力,以进一步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52 2007 第3期 P38-39
- 关键词: 基础学科 视唱练耳 吸收借鉴
- 摘要: 文章以中法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活动所引发的思考为基础,针对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考试制度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出了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
被引量:3
- 作者: 穆珍 (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
- 出处: 2986 2007 第3期 P38-39
期刊
- 作者: 穆珍,李劲 ( 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1796 2005 第19卷 第12期 P26
-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师 课程教学计划 高师教育 职前教育 活跃性 音乐类 师范院校 职业定向 面对自己 合格师资
- 摘要: 一、调整课程计划, 加大职前教育力度由于以往高师教育的局限性以及课程教学计划的单一性,尤其是音乐类学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我们的学生在入校之初就被按照明确的职业定向——中学音乐教师来培养。所以,课程的设置、教学活动
-
被引量:2
- 作者: 穆珍,李劲 (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37 2003 第36期 P20-21
-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唱 课程设置 群众歌曲 应变能力 师范院校 教育方法 自弹自唱 发声原理 四部合唱
-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人才知识与能力高度竞争的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一批批相继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的莘莘学子们面对工作岗位上中小学繁杂而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一筹莫展时,他们留恋起学校的学习生活,反思起大学几年自己的所学。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工作上的力不从心?那么又有什么办法解决弥补这些工作生活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