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13 结果。
排序: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20 2012 第34卷 第A5期 P53-54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民间舞蹈 高跷 伞头秧歌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既是无形的,又是不可再生的,抵抗力较为脆弱,价值较为珍贵。山西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民间舞蹈的海洋。近年来多项山西民族民间舞蹈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厚重,同时促进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
被引量:5
点击量:1
- 作者: 纪广,刘乃天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28 2011 第6期 P17-19
- 关键词: 高台花鼓 特色 审美价值
- 摘要: 在尧舜部落联盟时期,后稷奉天时、取地利,带领先民们在稷山这块土地上培种五谷,使百姓衣食无忧。稷山人世代以高台花鼓舞的表演形式,颂扬和追思这位农耕先祖的精神,形成了'高、险、奇'为主的表演艺术特色,也反映了他们以和谐天、地、人关系为目的的审美价值观。
-
被引量:3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249 2010 第9卷 第5期 P113-115
- 关键词: 伞头秧歌 伞头 鼓子 拉花 走 扭 摆
- 摘要: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
-
被引量:8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1482 2010 第A2期 P92
- 关键词: 舞蹈编导 知识结构 专业能力
- 摘要: 舞蹈编导是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于一身的综合性的工作,因此,要求其不仅具有编导知识和舞蹈技能,而且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文学艺术知识素养,以及独特的构思与创作能力。
-
被引量:5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2785 2010 第9卷 第5期 P113-115
- 关键词: 秧歌舞 中国
- 摘要: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1482 2009 第A2期 P56,78
- 关键词: 民间 背棍 铁棍 渊源 发展
- 摘要: 徐沟的背棍、铁棍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它流传了400余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文章从徐沟背棍、铁棍的历史渊源,舞蹈特征,以及发展进行探讨,以求背棍与铁棍这种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做出些许贡献。
-
被引量:4
会议论文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1785 2009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
- 会议录: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
- 关键词: 天下为公 制礼作乐 歌舞升平 戏曲科班
- 摘要: 追溯中国漫长的舞蹈教育,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轨迹和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史是如此的不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的舞蹈教育,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普及程度由极盛到衰微,最后栖身于戏剧科班的一隅之地。这种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相背离的情形,抑或是舞蹈这一艺术种类的自身特性所致,还是由于历代统治者的人为扭曲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 )
- 出处: 488 2007 第4期 P48-50
-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舞蹈教学 陶行知 舞蹈训练 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 强迫 交流与合作 主动参与
- 摘要: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六项目标中,就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
- 出处: 71 2005 第4期 P98-102
- 关键词: 感恩情结 母亲情结 现实主义 戏剧性和抒情性
- 摘要: 系统的回顾了王秀芳舞蹈创作的作品年谱,通过分析王秀芳舞蹈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提出:对身处社会底层的最广大的劳苦大众深情地关爱和悲悯,对他们美丽人性深情地赞美是王秀芳作品主要思想内容;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是王秀芳舞蹈创作的主流,戏剧性和抒情性结合是其创作的另一重要特点。
-
被引量:6
期刊
- 作者: 纪广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太原 (030012) )
- 出处: 1774 2003 第2期 P13-16
- 关键词: 中国 舞蹈教育 古代教育史 宗教信仰 礼乐仪式
- 摘要: 追溯中国漫长的舞蹈教育,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轨迹和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史是如此的不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的舞蹈教育,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普及程度由极盛到衰微,最后栖身于戏剧科班的一隅之地。这种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相背离的情形,抑或是舞蹈这一艺术种类的自身特性所致,还是由于历代统治者的人为扭曲
-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