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返回 16 结果。
排序:
- 作者: 李林,陈娟,刘娇,王佳祺,王倩,李紫悠,王福利,薛好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
- 出处: 4339 2025 第3期
- 关键词: 课程思政 OBE理念 无机化学实验 碱式碳酸铜 教学改革
- 摘要: 为了加强化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碱式碳酸铜制备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溯古言今、赏析千里江山图、关注民生与社会,以及讲授科技前沿动态四个方面展开详细探究与实践。采用历史典故、经典案例、讲授讨论、启发探究等多样化教学方式,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实践和课后拓展教学环节
- 作者: 李林,马静,许畅琳,陈彤瑶,郭衡瑶,李紫悠,武文鑫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山西省腐植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蛋白质基功能材料实验室 )
- 出处: 292 2024 第6期
- 关键词: 煤基腐植酸钠 碳纳米簇 室温驱动 银离子比色荧光检测 温度传感
- 摘要: 基于氢键结合自组装策略, 以富含羟基的高生物相容性煤源腐植酸钠大分子和抗坏血酸为原料, 通过绿色经济的室温方法构建了一种低毒水溶性青色荧光碳纳米簇.研究发现, 在pH=5.0 条件下,Ag可与HAN-CNCs表面的C=N/C=O基团配位结合, 从而诱导HAN-CNCs发生荧光静态猝灭, 实现对Ag较
-
点击量:2
- 发明人: 宋珍,韩红斐,李林 ( 太原师范学院 )
- 申请人: 太原师范学院
- 申请号: 202310918264.4
- 申请日期: 2023.07.25
-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FRET检测细胞中的Cu和GSH的荧光探针FP及其制备和应用。本文构建了一个荧光胺修饰的铜伴侣蛋白PcoC荧光探针FP,该探针FP可以高特异性地识别Cu,而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Cu的结合会导致探针的荧光淬灭。探针FP与Cu形成的配合物FP‑Cu可以高选择性地检
-
点击量:2
- 作者: 邓晨华,秦婧,申佳雨,王宇涛,朱瑞涛,李林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
- 出处: 218 2023 第44卷 第8期 P31-35
- 关键词: 纳米腔 光吸收 金属薄膜 干涉
- 摘要: 针对光吸收与物质厚度之间长期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设计了金属/介电层/吸收层的三层膜纳米腔超吸收结构,并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Al/AlO/Pt纳米腔结构。在Al/AlO/Pt三层膜结构中,底层Al膜可以作为很好的反射层,中间AlO是一种光学无损介电层,可以为纳米腔结构提供额外的相位。由于强干涉效应,改变
- 作者: 任晶,闫锦慧,张安懿,闫宇星,王存存,李林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省腐植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出处: 1126 2022 第38卷 第1期 P93-102
- 关键词: Y型分子筛 阿霉素 pH调控 高负载 乳腺癌治疗
- 摘要: 针对抗肿瘤小分子药物靶向性差、疗效低和毒副性大等缺陷,我们以Y型分子筛为基体、阿霉素为药物模型,通过pH调控,借助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力制备得到高负载Y型分子筛纳米药物体系。采用UV-Vis、FTIR、粒径和电位测试及荧光光谱证实YMS-DOX成功制备,且DOX的负载率可高达99.61%。体外药
- 作者: 任晶,闫锦慧,张安懿,闫宇星,王存存,李林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省腐植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出处: 1126 2022 第1期
-
点击量:2
专利
- 发明人: 邓晨华,侯玲杰,李林 ( 太原师范学院 )
- 申请人: 太原师范学院
- 申请号: 202221379084.0
- 申请日期: 2022.06.02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搅拌子分离装置,包括提取器本体和顶杆,所述提取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磁力搅拌子的吸附层,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提取器本体且可沿其轴向移动以将所述磁力搅拌子与所述吸附层分离。通过提取器本体一端设置的吸附层可以吸附磁力搅拌子,进而对所述磁力搅拌子进行提取或转移,再通过顶杆伸出所述提
- 作者: 李林,王佳伟,霍俞锦,孙彩凤,张瀚月,张彩凤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省腐植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出处: 1126 2021 第12期
-
点击量:2
- 作者: 万屾腾,白瑜,李林,蔡志锋,侯玲杰,张彩凤 (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
- 出处: 767 2021 第1期
-
点击量:3
- 发明人: 李林,张彩凤,许鑫汝 ( 太原师范学院 )
- 申请人: 太原师范学院
- 申请号: 202010496402.0
- 申请日期: 2020.06.03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酸根调控的阿霉素无载体无有机溶剂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利用含有羟基的醋酸钠与阿霉素上的氨基产生氢键,利用氢键作用力调整阿霉素,制备一种不含有机溶剂不含载体高载药量的纳米药物,通过实验数据可知该纳米药物中阿霉素负载率最高达99.15%,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