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
- 资源数量:59
- 学科领域:地理,中国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文物考古,化学
检索结果:
返回 59 结果。
排序:
- 作者: 王玲,冯向星,刘庚,牛俊杰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336 2017 第29卷 第3期 P80-84
- 关键词: 土壤水分亏缺 降雨 人工林 黄土丘陵区
- 摘要: 为探究降雨对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对黄土丘陵区人工林草植被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该区自然条件下降雨的最大入渗深度为140 cm;雨季降雨过后,油松林和撂荒地分别在0~30、0~40 cm土层植物水分亏缺得到完全补偿,深层土层植物水分亏缺仅依靠降雨不能得到完全恢复;试验地人工林和撂荒地土壤剖面水...
-
点击量: 1
期刊
- 作者: 周丽,孟万忠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530 2017 第38卷 第2期 P52-56
- 关键词: 清代 河北 霜雪低温灾害
- 摘要: 论文所研究的霜雪低温灾害主要是指清代河北发生的霜冻、低温和雪灾。笔者通过对河北区域地理地貌概况、霜雪灾害等级划分、清代河北寒冷重大气候事件回顾、霜雪灾害时空变化特征、霜雪低温致灾成因的梳理与分析,得出了清代河北是霜雪低温灾害频发的省份;通过统计频次(率)可从一个侧面窥视其活动变化轨迹;霜冻或寒流引起...
-
点击量: 3
- 作者: 王玲,冯向星,刘庚,牛俊杰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532 2017 第1期 P37-41
- 关键词: 土壤水分亏缺 恢复 晋西北 人工林
- 摘要: 为探究晋西北黄土区人工林土壤水分消耗与恢复特征,以岚县油松、杨树、杏树林地为研究对象,荒草地作为对照样地,通过定点观测与对比分析,对不同人工林植物水分亏缺度与植物水分补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3种人工林和荒草地0-300cm土层深度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层分布,杏树0-300cm土层...
-
点击量: 1
- 作者: 房鑫,崔重重,牛俊杰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 出处: 553 2017 第5期
- 关键词: 明清 临清 兴盛 社会因素
- 摘要: 明清时期,随着运河的疏通,位于卫河与运河交汇处的的临清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迅速崛起,发展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且繁荣兴盛长达500年之久。究其原因,临清城市兴盛的原因除了藉运河之便的地理条件优势之外,当时的社会因素,如明成祖迁都北京而大兴漕运,在临清建仓储粮、设关收税,明清两代政府推行的一系列促进商...
期刊
- 作者: 李垚栋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673 2017 第36卷 第8期 P98-101
- 关键词: 沁源县 区域发展 旅游产业 经济转型
- 摘要: 长期以来沁源县经济发展依托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资源紧缺、新能源不断开发使用的背景下,煤炭市场在近几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许多人因此失业,由此沁源县单一发展模式的弊端显现了出来。本文主要从该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该地除了煤炭产业以外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为沁源县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一...
-
点击量: 1
- 作者: 孙军涛,牛俊杰,张侃侃,邵秀英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 )
- 出处: 63 2017 第32卷 第3期 P102-107
-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GIS 山西
- 摘要: 以山西省15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Arc GIS10.2为支撑平台,使用谷歌地球(Googol Earth)和百度地图确定坐标、高程等基本地理信息,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山西的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山西传统村落分布有以下特点:整体为凝聚型,部分区域为分散型;地区...
-
点击量: 1
- 作者: 王尚义,李玉轩,马义娟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158 2015 第1期 P27-38
- 关键词: 地理学发展视角 历史流域 研究特征
- 摘要: 流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区域单元,是区域响应的敏感区和研究热点,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与人为损害都与流域的历史演变紧密相关。近年来出现的历史流域研究,就是对这种现象进行科学规律探寻的反映。由于这一研究涉及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管理、生态等多学科领域,枝叶浩繁。因此,仅从地理学发展的视角,揭示流域研究的...
-
被引量: 1
点击量: 1
- 作者: 古帅,王尚义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984 2015 第1期 P85-98,238-239
- 关键词: 东武古城 北魏南北城 密州城 苏轼
- 摘要: 密州城最早起源于古东武邑,由古东武邑发展成东武古城,东武古城依东武冈而建,大约至汉代因水源缺乏而迁建于东武冈下,形成后世所称的南城。至北魏永安二年(529)置胶州,在南城基础上扩建北城,奠定了以后密州城的基本轮廓和空间格局。隋开皇五年(585)罢胶州改置密州,无论是在园林建设还是在文化繁荣上都达到了...
-
被引量: 1
点击量: 1
- 作者: 孙军涛,牛俊杰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853 2015 第5期 P5-10
- 关键词: 晋西古村落 人居环境 保护 青塘村 策略
- 摘要: 山西是我国古村落密集分布的区域之一,山西古村落伴随着明清时期晋商崛起而兴盛,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村落逐渐被人们抛弃。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晋西古村落调查研究,分析古村落与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融合实现“共生共存”的原因,并以吕梁市湫水河流域青塘村这一典型村落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
点击量: 1
期刊
- 作者: 古帅,王尚义,王杰瑜 (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 出处: 558 2015 第1期 P103-108
- 关键词: 诸城 置县 历史沿革 转折
- 摘要: 文章重点分析了诸城的置县问题以及置县以来历史沿革中的三次重大转折性事件。纵观诸城置县以来的历史沿革,其间有三次重要转折,即北魏时期东武的升级、隋前期的诸城政区变革和明初诸城的'撤州置县'。伴随着政区的历史演变,诸城城市的面貌也随之发生重要变化,文章对诸城政区各个转折时期内的城市建设亦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
点击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