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张丹丽,张苗苗,田菁,李悦锐,张虎芳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晋中030619;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忻州034000 )
- 出处: 531 2019 第1期 P27-34
- 关键词: 蝎蝽次目 线粒体基因组 tRNA 比较研究 系统发育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蝎蝽次目11科线粒体基因组中22个tRNA基因的序列特征、遗传距离、同源基因相同核苷酸百分比和二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基于22个tRNA序列构建蝎蝽次目的系统发育树。[方法]通过GenBank获得蝎蝽次目所有12个代表种的tRNA序列,在MEGA 6.0中计算tRNA基因序列特...
-
点击量: 2
- 作者: 刘艳俊,兰惊雷,郑卫锋,张惠君,张萌,徐羽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徐羽 )
- 出处: 2667 2019 第4期
-
点击量: 4
- 作者: 张晓红,高晋华,范轩坤,陈婉珊,李瑞梅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
- 出处: 39 2018 第30卷 第4期 P286-290,296
- 关键词: 丁草胺 金鱼 酯酶 过氧化物酶
- 摘要: 目的:探讨丁草胺对金鱼主要器官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影响,为评估丁草胺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丁草胺对金鱼染毒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设置0.4、0.8、1.2 m L/L丁草胺染毒组,并以0.1 m L/g腹腔注射急性染毒金鱼24 h,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
-
点击量: 6
- 作者: 王捷,石瑛,刘琪,李砧,张猛,谢树莲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出处: 1473 2018 第30卷 第5期 P1332-1342
- 关键词: 汾河太原段 水华 微囊藻 裸藻 形态分类学 系统发育
- 摘要: 2012-2016年,每年的春、夏、秋季对汾河太原河段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通过对样品的形态观察和描述,共鉴定出5种水华优势种,5月发生的裸藻水华优势种为裸藻属的膝曲裸藻(Euglena geniculata)和血红裸藻(E.sanguinea).而7-9月发生的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
-
点击量: 2
- 作者: 燕平梅,荆雪娇,李艳琴,柴政,乔宏萍,赵文婧,王琪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大学生物学院 )
- 出处: 148 2018 第39卷 第2期 P119-123
- 关键词: 泡菜老汤 甘蓝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微生物群落结构
- 摘要: 为了改进发酵蔬菜的工艺,研究“泡菜老汤”对发酵甘蓝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离发酵甘蓝体系混合微生物16S r DNA V3区基因片段,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原核微生物香农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
-
点击量: 2
- 作者: 乔宏萍,裴梓汝,贺超,李闯,许嘉,张玉荣,崔剑越,王青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
- 出处: 224 2018 第17卷 第2期 P90-92,96
- 关键词: 抗重金属 生理生化特性 16SrDNA 系统发育树
- 摘要: BCD1是一株高度耐受重金属镉的细菌,本研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鉴定.结果发现,细菌BCD1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胞呈短杆菌,单个存在,好氧.通过16SrRNA测序Blast比对后发现BCD1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相似性为100%,聚类分析后...
-
点击量: 3
- 作者: 乔宏萍,孙春黎,武晓英,吴丽华,赵文婧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
- 出处: 2421 2018 第45卷 第4期 P917-918
-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几丁质酶 筛选 分离 生物催化活性 植物土传病害 植物病原菌 病虫害发生
- 摘要: 几丁质酶是具有生物催化活性、能水解几丁质的一类水解酶,许多微生物可通过胞外诱导产生该酶。几丁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菌、线虫卵和昆虫的细胞壁中,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时,在土壤中加入几丁质可以刺激土壤微生物胞外分泌几丁质酶,从而抑制病虫害发生(郑秀丽等,2006;孙建波等,2010)。
-
点击量: 3
- 作者: 李颖,王剑,邹波,李卫伟,靳彦卿,王青,康璐,李蓉,黄阿敏,王闯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
- 出处: 963 2018 第4期 P15-17
- 关键词: 二氯异氰尿酸钠 漂白 鼠类头骨
- 摘要: 目的:试验进行了家用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漂白鼠类头骨技术的初步研究。方法:试验选取了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以及社鼠(Rattus niviventer)两种不同的鼠类头骨,设置了不同浓度与温度梯度,分别浸泡,并与双氧...
-
点击量: 1
- 作者: 刘成星,李敏,解军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 出处: 2524 2018 第41卷 第3期 P208-212
-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胚胎神经上皮细胞 微管吸吮 黏弹性 细胞变形能力
- 摘要: 目的 探索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力学特性与神经管闭合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全反式维甲酸对胚胎发育第7.5天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制备小鼠神经管畸形(NTDs)模型.分别于胚胎发育第9.5天与11.5天处死孕鼠,提取正常及神经管畸形原代神经上皮细胞,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结合标准固体黏弹性力学模型分析神经上皮细胞的力...
-
点击量: 3
- 作者: 石瑛,杜青平,李新喜,李艳晖,王捷 ( 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出处: 352 2018 第9期 P184-186
- 关键词: 互动课堂 实践 课堂设计 效果评价
-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互动课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互动课堂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如何评价互动课堂学生学习效果和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四个方面阐述了互动课堂成功的关键,为提高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
点击量: 1
几年来,生物系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去年学院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后,生物系全体师生紧紧围绕学院党委提出的“传承、创新、超越”的工作理念,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提出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技能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工作思路。
师资力量
生物系现有教职工38人,专任教师29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2人。行政管理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设有植物教研室、动物教研室、细胞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现有在校学生649人。
教学设备
生物系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具有2个普通教室,具有4个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实验室面积有1530平方米,其中基础实验室10个,专业实验室4个,辅助实验室4个,标本室3个,拥有价值633余万元的实验设备,。生物系图书资料共2099种,10121本。2011年生物系新增图书资料247册,期中科学出版社捐赠书刊55本。图书资料基本齐全,不仅能够满足常规实验教学,还可以满足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实验和教师科研。
(上图为生物系显微互动实验室)
(上图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
(上图为生物系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到野外采集标本照)
(上图为学生吴鹏伟等2011年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工作情景照)
课程介绍
生物科学: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动物学、普通植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中学生物学教法、生物统计学以及相关的实验等课程。
生物技术: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及相关实验等课程。
实践课程:海滨植物实习、海滨动物实习、高山植物实习、高山生态实习
实践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上图为高山生态实习专业老师高贵喜进行野外指导)
(上图为威海昆嵛山高山植物实习)
(上图为青岛海滨植物实习)
(上图为青岛海滨动物实习)
(上图为生物技术专业生产实习)
办学效果
生物系围绕一个“学”字,即“教育教学”,突出两个“研”,即“科研、考研”,实现五个“促”,即“促进教学质量的要提高,促进科研水准的提高,促进学生学风建设的提高,促进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提出了“抓规模、增效益,抓质量、上台阶”的想法,在科研工作中,提出了“课题申报高端化,纵向、横向同开发”立体交叉模式,学生工作提出了“抓就业、抓考研,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的‘两抓、两重’的工作思路。在学生考研方略上提出了“一年更比一年好,冲刺985、211”的未来发展构想。全系的整体工作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年来生物系教学成效显著,毕业生考研达线率逐年提高,由2004年的20%,2005的30%提高到06年的46%(录取率38%)。08年毕业生75人,考取研究生40人,考研率53.3%。09年毕业生117人,考取研究生64人,考研率54.4%。10年毕业生109人,考取研究生71人,考研率65.1%。生物科学专业连续两年100%。四六级英语通过率分别为82.36%和20%。2011年考研录取率53%,党员考研率71%。2012年考研录取率56.3%,党员考研率84.6%。2013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65.3%。其中“985”“211”院校录取45人,占考研录取总人数的58.4%。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率和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生物技术专业09、10、11、12、13年连续五年学士学位授予率100%。在校四、六级通过率达到95%。
多年来,在教学方面,生物系本着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团队,夯实专业基础的学科思想,狠抓专业教育不放松,质量提高在心中,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的整体提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我系2008级学生王玮获得特等奖,王丹丹获得一等奖。
第二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牡丹江师范学院举行,我系2009级学生常健、李嵘获得一等奖。
科研成效
生物系教师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术梯队结构在不断完善,不断壮大。论文论著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现在生物系共有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共4个学科团队。在研项目20余项,科研项目资金达100余万元。尤其2011年共出版专著2部,获得专利1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核心以上20篇。2011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期中国家级项目2项。科研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生物系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发表论文:自2008年至2012年,生物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13项,参加学生共33人次。其中,省部级项目5项,经费32000元;校级8项。 自2006年至2012年,生物系学生共发表文章46篇,参加学生共63人。其中,学生为第一作者的31篇,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的15篇。2006年发表3篇,2007年发表2篇,2008年发表4篇,2009年发表13篇,2010年发表15篇,2011年发表6篇,2012年发表3篇。
国家级项目:近几年生物系获批国家自然基金3项,经费共48万元。
1、石瑛:刚毛藻对二氯苯的降解转化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1100264,经费23万元
2、阎小艳:氟化钠诱导ROS在心肌细胞线粒体和MAPK信号通路中的机理,项目编号31240009,经费15万元
3、燕平梅: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还原微生物鉴定、机理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编号31171743,经费10万元学生
未来展望
今天的生物系,无论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办法,教学规范,科研水准,学风建设、学习效果等方面均已进入了快车化的发展轨道,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党委、院行政提出的各项工作思路和办学要求,团结带领全体师生,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向着更高台阶进发,努力工作,不断前行,实现超越。